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1163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394篇
海洋学   164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6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专题资料的分析处理是地理国情普查工序中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该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成果质量与工作效率。本文从地理国情普查专题资料的分析、处理、整合、利用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其解决办法,希望能对相关的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2.
普通地理图境外数据生产加工项目是利用全球基础地理底图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相关数据,生成与现有系统数据库模型保持一致的地形数据、制图数据等成果数据。本文以1∶1 000 000为例,研究和制定普通地理图境外数据生产加工项目地形矢量数据和高程数据的处理方法,并结合Arc GIS的二次开发功能,进行数据生产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83.
我们正在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必定会对各个领域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阐述了大数据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4.
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地质矿产建库数据资料涉及众多来源、多种存储格式、不同语种和多级尺度,保证建库数据质量是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能力的关键。在全面分析国外地质矿产数据与资料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流程、建库标准规范、质量控制机制和质量检查方法。通过应用表明,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推广性,在国外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
邹晓梅  林广发  陈志彪 《海洋科学》2018,42(11):110-117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异常的重要指标。本文收集1986~2017年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事件,基于GIS技术分析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2年来,闽三角海域赤潮发生98次,赤潮高发区在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和泉州湄洲湾海域;闽三角海域赤潮年际发生次数呈波动变化,一年中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8月;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及旋链角毛藻是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有毒赤潮事件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闽三角海域赤潮时空特征,为该区域的赤潮风险分析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并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含流体的裂缝中传播的Krauklis波(也曾被称为慢流体波、裂缝波、斯通利导波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研究横波在单裂缝样品中传播时随传播方向变化的响应特征,在实验室用环氧树脂为基质构建模型样品,一个为不含裂缝的参考样品,一个为含直径30 mm、厚度0.2 mm的薄币状单裂缝的模型,利用0.5 MHz换能器测试了横波在模型中传播时透射信号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裂缝样品中透射横波发生了波形的畸变和振幅降低,振幅谱显示透射信号的主频明显降低,在初至横波之后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尾波.对尾波进行时频分析,发现在方位角较小时尾波能量较弱而方位角较大时尾波能量较强,尾波中信号的主频在0.1 MHz左右,与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7.
Riparian 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ndition of streams, and odonates are useful indicators of riparian condition.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structure Odonata assemblages in tropical forest streams, we collected adult odonate specimens and habitat data from 50 stream sites located in the Brazilian municipality of Paragominas (Pará state). We collected 1769 specimens representing 11 families, 41 genera, and 97 species. Of these species, 56 were Zygoptera, and 41 were Anisoptera. Improv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was reflected in increased Zygoptera species richness and reduced Anisoptera species richness. Channel shading was strong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Zygoptera richness, and negatively to Anisoptera richness. Zygoptera species richness, but not Anisoptera species richness, was related positively to bank angle, quantity of wood in the stream b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ecreased water temperature. Altered riparian vegetation structure was the principal determinant of odonate assemblage structur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intaining intact riparian vegetation is fundamental for conserving or re-establishing aquatic odonate assemblag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88.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球介质中并且具有多尺度的特点,裂缝尺度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制作了一组含不同长度裂缝的人工岩样,其中三块含裂缝岩样中的裂缝直径分别为2 mm、3 mm和4 mm,裂缝的厚度都约为0.06 mm,裂缝密度大致相同(分别为4.8%、4.86%和4.86%).在岩样含水的条件下测试不同方向上的纵横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三块裂缝岩样中的裂缝密度大致相同,但是含不同直径裂缝岩样的纵横波速度存在差异.在各个方向上,含数量众多的小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横波速度都明显低于含少量的大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横波速度.尤其是对纵波速度和SV波速度,在不同尺度裂缝岩样中的差异更明显.在含数量多的小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波各向异性和横波各向异性最高,而含少量的大尺度的裂缝的岩样中的纵波各向异性和横波各向异性较低.实验测量结果与Hudson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Hudson理论考虑到了裂缝尺度对纵波速度和纵波各向异性的影响,但是忽略了其对横波速度和横波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随着CSAMT法探测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多,其分辨能力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CSAMT勘探中,几何效应、电流效应和感应效应是引起电磁场变化的三种物理机制,本文详细介绍了与地下电性结构密切相关的电流效应和感应效应.首先,利用CSAMT法对100 m×100 m×100 m的异常体进行了探测,研究表明存在两个畸变区域.利用电流效应对存在的两个畸变区域进行了解释,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收发距为10 km时电流效应占据主要地位,感应效应位居次要地位,当收发距增大时电流效应比重下降,感应效应比重增大.选取坐标原点位于电偶极子中心,x方向为电偶极矩方向,z轴垂直向下,随后,研究了CSAMT法对异常体沿x、y及z方向长度变化时的探测灵敏度,研究表明CSAMT法对异常体沿x方向的变化最为灵敏、y方向变化次之、z方向最为迟钝,最后对以上现象给出了解析.  相似文献   
90.
Geologically constrained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 data of the Victoria property (located in Sudbury, Canada) was undertaken in order to update the present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The initial and reference 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from over 950 drillholes to constrain the inversion. In addition, downhole density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d in six hol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to derive lower and upper bound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ttributed to the lithological units in the reference model. Constrained inversion of the ground gravity and the airborne magnetic data collected at the Victoria property were performed using GRAV3D and MAG3D, respectively. A neural network was trained to predict lithological units from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measured in six holes. Then, the trained network was appli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the inversion models to produce a three‐dimensional litho‐prediction model. Some of the features evident in the lithological model are remnants of the constraints, where the data did not deman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odel from the initial constraining model (e.g., the thin pair of diabase dykes). However, some important changes away from the initial model are evident; for example, a larger body was predicted for quartz diorite,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ospective offset dykes; a new zone was predicted as sulfide, which may represent potential mineralisation; and a geophysical subcategory of metabasalt was identified with hig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high density. The litho‐prediction model agrees with the geological expectation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t Victoria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ophysical data, which results in a more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urface lit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